首页

搜索 繁体
请收藏本站网址:yuedu111.com

第61节(1 / 3)

县学有什么好参观的,不都是一样的吗?

秀才们不以为意,他们中间不乏屡试不中,在别的县学之地常年徘徊的人,对里面的布置如数家珍。

有的曾经家境优渥的,甚至去过府学。

但是看着陆久安满面春风的笑脸和教谕正经严肃的黑脸,这话自然说不出口,非常识趣地跟了上去。

围着县学走了一圈,秀才们才知道为什么孟亦台要特意带领他们参观,实在是应平的县学太过与众不同,不仅屋内陈设和别的县学不一致,多了一些他们看不懂的东西之外,连每个区域建筑的功能都让人摸不着头脑。

秀才们恍恍惚惚地回到偏房,陆久安含笑看着他们:“我知道诸位学子们心里有很多疑惑,我们接下来要说的话就于此有关。”

操场做什么用?为什么要修“寝室”和“食堂”?“教室”里为什么摆放那么多桌椅板凳?这些东西由范教谕亲自为他们一一解答。

范成秋对县学规划已经烂熟于心, 此时他介绍起学堂发展和规划来,仿佛找回了当年讲学的感觉,分门别类, 循序渐进。整套讲下来一气呵成, 不仅解释了操场寝室食堂的用处,还囊括了不久以后扩招学子的内容。

果然如陆久安所预料, 这群秀才听了以后的反应和范成秋当日一模一样。

秀才们哑口无言, 好半响才问道:“您是说, 未来应平所有孩子都可以来县学就读?他们大字不识, 如何听得懂?”

陆久安摇头:“自然与你们学的不一样,办学的目的不只为了应试科考,还为了教化,他们从识文断字开始学起,等大一点, 再让他们从文理律医当中自行选择。”

文理律医?当作知识一样在课堂上传授?

秀才喃喃:“都来的话, 县学住得下吗?”

“目前应平人口较少, 来就读的孩子不是很多, 只能先将就县学的场地使用一下。未来有时间和人力了,再进行扩建,将你们科考的学子和那些破蒙的孩子分隔开来。你们也不用担心,这期间, 教谕会对年幼学子约束管教, 不会打扰到你们的。”

“这……”秀才们不知该如何应答了,今日所见所闻,实在是惊世骇俗, 已经超过他们的想象。

所有孩子,不论门第, 不分贵贱,在同一所县学里读书,这岂不是天下大同?

“大致情况你们也了解了,”陆久安见他们沉默不语,缓缓道出此行的目的:“若是扩招学子,以如今应平匮乏的师资,难成其事。所以你们当中若是有谁来年不急着科考的,又想要找点活计的,可以报名参加夫子考试,官府每月都会支付相应的薪酬,以解部分学子们的燃眉之急。”

高宿神情一动,咽了咽口水,高楚拉住他:“大兄,等一等。看看陆大人还有没有要说的。”

陆久安继续道:“若是成为夫子以后,你们平日里想要继续深进也可以,但是不能耽误教书。我们应平县学每一年会评在职夫子的教师职称,从学识、教学态度、思想品德各方面进行考核。不合格的辞退,永不录用!合格的则从初、中、高职称逐级递增,不仅薪酬会随之变化,以后扩建学堂之后,还有机会升任年纪主任。”

高宿问:“若之后想要专心应考呢?”

陆久安看了他一眼,鼓励道:“当然,相对应的,若是想要继续科考,也不会拦着你们的,提前说明即可。你们都非池中之鱼,想来也不会偏安一隅。”

陆久安说完,绝大部分秀才坚持己见,想要潜心备战,而另一部分人已然意动。

他们当中有些是为了薪酬,有些是为了声名,要知道,以秀才的身份教导十多名乃至几十名学生这样的机会,放在其他地方想都不要想。

况且最好的学习,往往是教别人学习,教习经验在名利场里,也能算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事。

高宿和另外几个蠢蠢欲动的秀才当场报名,孟亦台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入职试卷给他们作答,这一份试卷和当日考核孟亦台的大同小异,高宿等人拿在手里大致看了一眼,都怔愣了片刻。

“这里不方便动笔,请移步教室吧。”

这群秀才和孟亦台不一样,他们都是经历过科举考试的,对答卷颇为谨慎。他们反复思考,在稿纸上删删改改,陆久安也不催促他们,报名者整整耗费了三个时辰才将试卷答完交到他手里。

陆久安捏着朱笔一边打分一边道:“范教谕,你作为一院之长,以后这些事最终都会落到你的头上,我批卷完以后再传给你,你先熟悉一下。”

此次报名中有三个秀才通过了考核,就这样,来的时候他们都是范成秋学子的身份,现在摇身一变,有些人就成了夫子,将要与范成秋同窗共事了。

陆久安把木制的教师工牌交给他们,并为他们细心贴上姓名:“县学里有专门的夫子宿舍,你们可以选择宿在县学,也可以选择回家去住。对了,范教谕的身份你们知道了,忘了告诉你们,孟亦台是副教谕,她此前已经在县衙教授过相当一段时间了,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