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大孙女就值一毛钱?”韩有福问。
韩高氏噎住了。
韩有福白她一眼,继续说,“爹不说话,我就当你默认了啊。”
“这些鱼多少钱?”韩老头问。
韩有福:“十九块钱。一毛钱一斤,人家见我买的多,少收我一块钱,还给几条小鱼。”
“再去买五十斤。”韩老头道,“把猪杀了,你打的兔子和野鸡就别做了。”
韩高氏连忙说:“老头子,说啥呢?”
“那些东西留着你年后走亲戚。”韩老头没理韩高氏,“一家拎一个,你娘就不给你钱买东西了,把剩下的钱还给你娘。”
韩有福没想过他爹会妥协,有些意外,给韩高氏七十六块钱,就问,“那明天再去买?”
韩老头“嗯”一声,就说,“立夏给你的粮票给我。”
“给你?”韩有福道,“我得去县里买粮食。”
韩老头:“不是说用杂面馒头?我拿去给你换杂粮。”
“行,给你。”韩有福明知道他爹胡扯,还是把粮票递过去,端是怕他爹反悔。他爹不准他杀猪,他娘又拦着,他也不能为了杀猪跟爹娘动手,“素芬,去把板车推出来,咱们去打水,把鱼收拾了。”
刘素芬下意识看韩高氏。
韩高氏冷哼一声,“老头子,给我看看有多少粮票。”
刘素芬无声地笑笑,就跑出去推车子。
韩有福拎着鱼出去,冲小寒使个眼色。小寒见状,到外面就问,“啥事?”
“把我刚才说的话告诉立夏。”韩有福道。
小寒疑惑不解,告诉立夏啥?一见韩有福往后看,心中忽然一动,“立夏没说要请村里人,是爹瞎编的?那爹说请全村人也是故意吓唬奶奶?”
“小寒,爹觉得你明年一定能考上大学。”夏有福道。
小寒笑了,“我去了啊。”
录取通知书下来之后,小韩村的知青就陆续返乡了,包括考上首都一所大专院校的杨忠军。杨忠军倒是想等等立夏,可他离家已有十年之久,思念让他寝食难安,立夏就让他先回去了。
现如今留在小韩村的,除了立夏便是几个没考上,以及在村里安家的知青。小寒到立夏的住处,就看到立夏正在和几个落榜的知青讲题,专注的连她进去都不知道。
小寒搬个小马扎,坐在火盆旁边大概有十来分钟,几人还没发现她,小寒服了,咳嗽一声,立夏转过头,愣住了。
小寒想笑,“不认识我了?”
“真是你?”立夏又惊又喜。
小寒反问:“不然是谁?”
“小寒找立夏有事吧?”其中一个中年男知青拿起课本,“我们出去转转。”
小寒:“不用,不用。你们做题,夏同志,你出来一下。”说着,站起来。
“你俩都快结婚了,咋还同志同志的叫啊。”中年知青笑着说。
立夏紧接着说,“他说得对,别叫我同志了,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咱俩不熟呢。”
“那叫你啥?”小寒明知故问。
立夏:“叫我名字啊。”
“夏立夏?”小寒道。
立夏连连摇头:“别这样喊,怪生分的,去掉姓。”
“我看咱们还是出去吧。”中年知青再次开口,这次不等立夏和小寒俩人说话,他就拿着书往外走。
立夏张开嘴,还没发出声,几个知青就消失了。
人家善解人意,小寒也不好意思磨叽,毕竟外面天寒地冻,长时间在外面站着,双腿能冻得没知觉。把韩有福和韩高氏说的话大概说一遍,小寒就说,“我走了啊。”
“这就走?”立夏忙问,“家里还有活等着你?”
小寒:“该做饭了。我来的时候鸡都叫了。”
“那我送送你。”立夏唯恐小寒拒绝,“外面路滑。”
三天前下过一场大雪,但雪刚停村里人就把雪铲到路两旁,路面很干净,小寒忍了又忍才没戳穿他,“好。你晌午在我家吃饭不?”
“我这些天三天两头去你家吃饭,你奶奶没说啥?”立夏问。
小寒胡诌道:“她是不大高兴。可现在不一样了,你考上大学,在我奶眼里就是状元郎,她巴不得你天天去我家吃饭。”
“真的?”立夏忙问。
小寒:“千真万确。待会儿你到我家,仔细看我奶的表情,见到你肯定像见到亲孙子一样。”
“我不信。”立夏道,“你奶奶眼里只有钱,我又不是大团结。”
小寒:“你以后工作了能赚钱啊。每年我回来,你不得给她买东西啊。”
“你说得对。”立夏点头,“那咱们以后不给她买东西。”
小寒楞了一下,随即笑出声:“那她会把你关在门外,有可能连我爹娘一块赶出去。”
“不会吧?”立夏不信,“你爹是她亲儿子。”
小寒笑看着立夏:“要不